為什么餐飲的logoVI設計都喜歡加一個碗?
見過老娘舅logo有個版本,是用一個米的形狀來表現,新升級的logo加了一個碗的符號,直接把那個舅字跟碗去結合。
為什么要加這個碗?肯定也是有原因的。
前面的標志用一個米的形狀來表現符號,遠遠的看沒有聽說過這個品牌,可能不一定知道他是做餐飲的,可能會認為是賣米的或者是賣農產品的,但加一個碗就會有很強指向性,一定是做吃的,吃飯的’。
另外一個品牌是做牛肉粉的,用的碗的符號,中間一個三,餐飲的指向性也是比較明確的。
永和大王,早期logo是一個永字旁邊加個碗,上面這是新升級的,把碗放大了,把豆漿的視覺給融合起來。
味千拉面是一個卡通形象,手拿一個碗在遠遠的就知道是做餐飲的。
在網上也找了幾個,如瀟湘大碗,上面是書法字體下面也是一個碗的符號。
民生食堂小碗飯,恰三碗加了三個碗,也是加了一個餐飲的指向,讓整體的視覺有一個平衡。
下面右邊是五源的案例作品,左邊是客戶早期的logo,也是有個碗。
右邊是五源幫升級之后的,為什么給它加了四個碗?
我去吃小缽菜就有一個體驗,他們每個菜都是缽子的,一個菜、兩個菜、三個菜、四個菜全是小缽子。
有很多個缽子放在那里,就想到既然它叫小缽演義有四個字,所以直接想到每個下面給它放一個缽子,里面加一個本味小缽。
這樣一眼就能知道它們是做什么的,特別是它們能經常吃小缽菜的,看到這小缽子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。
還有下面這也是五源的一個客戶,是做自助火鍋的。
logo實際上是一個火鍋的那個鍋,跟碗的原理也是一樣的,就像在鍋里煮火鍋,原logo符號就比較抽象,像一個辣椒,或者說像火一樣,我們升級后就有了很指向性的一個符號,就是煮火鍋的一個既視感。
可以對比看一下,這些logo都是有碗的,但是整體去看哪個更顯眼?哪個更直觀?哪個更有品牌感?其實是比較一目了然的。
像老娘舅這些,可能很多人會說這種感覺很丑,下面這些,可能感覺看起來會比較好看,比較有設計感。
但我們站在消費者的角度,遠遠的去看下面這些,可能連名字都不一定能看得清楚。但是如果說我們像下面這些,包括右邊五源設計的,不管是在哪里應用都會很顯眼,很直觀的去呈現。
比如我們作為顧客,肯定不會說這個logo好不好看再去吃飯,他會直觀選擇,當然好不好看其實也是另外一種層面,顧客只會想:我要去吃飯,吃什么?能不能直觀的去看到。
比如說這個客戶的遠遠看就是吃飯的地方,本味小缽,小缽演義就很直觀的,不用去更多的一個解釋,我們還是給他設計了兩條杠作為一個輔助,加強它的一個顯眼度。
蜀小火自助火鍋餐飲VI設計,為什么門頭招牌標識設計成這樣一個長條的?
因為可以讓它更直觀、更顯眼的去體現,logo有兩種形式,一個是和廣告語組合的,門頭上直接把品類名加上,其實就是讓客戶第一時間可以做一個選擇,一個購買的決策,或者進店去體驗。
文:伍小泉/五源戰略VI設計創始人( 前面部分圖片來源網絡)